新聞學考研輔導:手把手教學,高質量新聞評論這樣寫!
2022-07-06 10:45:00
新聞評論作為新傳考研學子實務考察的重頭戲,沒有幾把刷子,是拿不了高分的。
要想寫出高質量評論,掌握技巧很重要。不清楚結構,蒙頭就寫,可千萬別來。
學姐今天傾囊相授寫作技巧,看完不信你學不會!
新聞評論結構圖
一、立意需新穎
立意,即文章的中心思想,講究“準”“新”“深”。拿到一篇素材,首先必須搞清楚題干表述的是什么,把握準確基調之后,再進行新穎、深刻的表達。簡單一句話描述,就是不要偏題。學姐建議,可以選擇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切入:
1.對模糊認識加以辨析。
2.對錯誤傾向加以制止。
3.對善行義舉加以倡導。
4.對認知誤區加以糾正。
5.對問題解決加以建議。
二、標題能吸睛
標題一般有提問式、對仗式、比喻式、觀點式寫法,字數不易過長,要短小精簡,語言通俗、偏口語化。這邊提醒一下小可愛們,新聞評論是偏嚴肅的時政文章,“震驚式”的夸張標題慎用。推薦以下幾種取標題的方式:
1.提問式。(例:人民時評《文化創意產品如何才能實現長紅?》)
2.對仗式。(例:人民時評《讓正能量更強勁,讓主旋律更高昂》)
3.比喻式。(例:人民時評《筑牢防汛抗災的“銅墻鐵壁”》)
4.觀點式。(例:人民時評《治理食品浪費,可操作才能見實效》)
三、開頭表觀點
觀點在一開始就先點明,常用點出主題的方式有開門見山式、引出評論式、交代背景式和引經據典式。
1.開門見山式
在評論一開頭就直截了當的表明自己的觀點或結論,使讀者能夠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和方向性,順著作者的觀點往下閱讀,有清晰的脈絡。(例:人民日報評論《治理食品浪費,可操作才能見實效》開頭直接點出觀點“外賣點餐如何避免浪費?平臺應以顯著方式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、理性消費”。)
2.引出評論式
以新聞事件為由頭,簡要敘述事件經過,引出下文。(例:半月談評論《面對個人隱私信息,請停住轉發之手》,開頭就交代了“73歲東莞企業家豪娶29歲廣西美女”新聞事件經過。)
3.交代背景式
在評論的開頭,交代與評論話題有關的背景情況,能夠從新聞事件的背后揭示出評論本身的現實意義。(例:人民網評《破解義務教育薄弱環節,錢要用在緊要處》就先闡述了教育部、發改委、財政部日前發布《意見》推進義務教育的背景。)
4.引經據典式
在新聞評論的開頭部分,恰當采取引用的手法,通過引經據典,將生動活潑的氛圍帶到評論之中。(例:人民日報評論《今天,我們如何傳承端午的文化內涵
》開頭以古詩句“五月榴花妖艷烘,綠楊帶雨垂垂重,五色新絲纏角粽”引出主題。)
四、結構有邏輯
要寫好評論,不僅要做到“言之有物”,還要做到“言之有序”。沒有邏輯的文章,寫的人痛苦,看的人也痛苦。
一般評論常用的結構有:并列式、遞進式、歸納式等。
1.并列式:一種將總論點分解為兩個以上并列的分論點,然后分別進行論證的結構方式。(例:中國社會科學網評論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著力點》,便從三方面并列展開。采取并列式的結構,最終得出結論。)
2.遞進式:一種對論題進行逐層分析,使議論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、由淺入深的結構方式。(例:新京報評論《怕外國人看到,不是勸阻殘疾人賣藝的合適理由》,文中由近期網上熱門的視頻“殘疾人街頭拉二胡賣藝遭驅趕”為引入,深刻的討論了評論者對于殘疾人街頭賣藝的看法。)
3.歸納式:一種從材料到觀點,先分論后結論的結構方式。在運用時,圍繞評論的論題,逐層運用材料說明觀點,最后將分論點歸納成總論點。
五、結尾達升華
老師會批閱很多份考卷,要在眾多考卷中脫穎而出,一定要抓好開頭和結尾。
結尾一般可以采用總結式、展望式、和點睛式。
1.總結式
這是最為簡單的一種形式。評論者結合上文評述內容總結全文,進行簡單的歸納整理,以加深讀者對全篇評論的總體印象。(例:半月談評論《換屆新作為,切忌亂作為》中兩個“要”開頭的措施總結。)
2.展望式
這是大多數評論采取的形式。在結尾處針對上文的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,做承前啟后的預測、展望或者是號召。(例:人民日報評論《拐賣困境背后,被漠視的女孩需要被“看見”》中“拐賣困境背后,被漠視的女孩需要被‘看見’——唯有婦女地位真正提高,‘天下無拐’方不遠矣……”就是典型的展望式結尾。)
3.點睛式
采取畫龍點睛的方式,在文章的尾巴上,為其增添一筆。這種結尾一般是在結尾處再次明確觀點,或者是對主體內容的突出與深化。(例:人民日報現場評論《群眾“金點子”是發展“金鑰匙”》結尾以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寧”開頭進行結尾。)
以上就是學姐為大家分享的新聞評論寫作的技巧,附上學姐很喜歡的一則新聞評論供大家參考~
范文:
筑牢個人隱私的“安全墻”
近年來,攝像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,很多人在家中安裝了攝像頭。然而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術破解并控制家用攝像頭,將監控攝像頭改裝成偷拍設備,出售掃描破解攝像頭軟件,或將攝像頭偷偷安裝到賓館房間、出租屋等場所,將偷拍到的隱私畫面進行售賣牟利。一段時間以來,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對偷拍行為及非法銷售相關設備的打擊力度,但由于違法成本低、傳播渠道多等方面的原因,偷拍現象仍然存在。
偷拍行為損害公民隱私安全。由于技術門檻、經濟成本不高,損害他人隱私更加容易;在非法利益的誘導下,偷拍多發頻發。如何有效防范偷拍行為,不能止于犯罪的末端打擊,還須在前端作出防范。聚焦偷拍灰色產業鏈的各個環節,對癥下藥,構筑更高的防范壁壘,多管齊下,才能提高公民隱私安全保護的穩固性、可靠性。
首先,從源頭規范視頻監控器材的生產、營銷與信息網絡傳播。偷拍現象與視頻監控器材無序生產銷售有直接關聯,尤其是微型化、智能化視頻監控器材的隨意使用,為偷拍行為提供了便利。相關部門應當制定監控、拍攝器材設備的等級標準,對相關設備特別是對小微型智能監控設備的生產、營銷、入網,實行嚴格的許可制度以及技術安全管理制度,提高購買獲取、使用、入網門檻,讓偷窺器材無孔可入。
其次,提高偷拍偷窺行為的違法成本。如果違法成本較低、處罰較輕的話,法律法規就難以形成威懾力。加大對相關行為的處罰力度,才能對偷拍偷窺形成更強的震懾。
再次,強化第三方對公民隱私安全的保護。偷拍多發生在旅館、浴室、商場更衣間等私密場所,需要督促經營場所對消費者的隱私安全承擔保護責任,從而倒逼旅館、浴室、商場更衣間等場所建立反偷拍的檢查和技術防范機制。此外,監控APP是技術偷窺的高發地帶,各類平臺應盡到隱私安全保護義務,筑牢技術防護的防火墻。
最后,阻斷偷拍侵犯隱私信息的網絡傳播。偷拍往往與網絡涉黃的信息交易密切關聯,必須加大對網絡涉黃信息的監控、清理和打擊力度,鏟除網絡涉黃土壤,依法從嚴懲處通過網絡傳播、交易涉黃和侵犯隱私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。
內容來源于網絡,由成都海文考研收集整理,具體情況以學校官網為準,侵權必刪!
下一篇: 2023考研暑期專業課復習規劃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