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昌大學探索構建“12345”輔導員工作體系
2022-01-28 03:15:00
南昌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,深入落實《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》和《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(暫行)》等文件要求,牢牢抓住輔導員這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,按照體系化設計、工程化推進、精細化實施的思路,不斷探索和創新輔導員工作的有效方法,引導廣大輔導員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立足崗位、履行職責,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。
推廣“一個”工作方法。總結學校多年來輔導員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,凝練和推廣輔導員“231”工作法,即每個輔導員面對200個學生,在3個月內通過各種形式至少與每個學生深度談話和交流1次,召開1次主題班會;在1個月內,至少走訪每個學生寢室1次,熟悉和掌握每個學生和各寢室情況,對特殊關愛群體學生至少進行深度談話和交流1次,努力做到全面掌握、因人施教、精準施策。
創新“兩項”交心工作舉措。建立“交心”溝通機制。輔導員及時填寫交流工作手冊,記錄與學生“交心”內容,利用“云家園”信息平臺,填寫輔導員“交心”日志。建立“交心”監督機制。學生工作部門協同有關單位定期對“交心”開展情況進行督查,確保工作真實、有效,并將督查情況納入輔導員年度考核。學校每學年評選匯編優秀談心談話記錄,并擇優整理出版。
遵循“三心”工作邏輯。跟學生說“心里話”。輔導員學習掌握溝通交流技巧, 加強與學生的聯系和溝通,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“基本功”,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服務。走進學生“心窩里”。輔導員隨時關注學生的“愁容”“怒容”“笑容”,把準學生的“脈象”,開對學生的“方子”,在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的同時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,做到潤物細無聲。成為學生“知心人”。輔導員誠心與學生交朋友,距學生近一些、和學生親一些、與學生熟一些、對學生好一些,做到與學生同心、同向、同步、同行。
構建“四師互動”工作模式。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互動,要求輔導員通過微信、電話、郵件等形式,及時將學生的在校情況反饋給學生家長,尤其是涉及學生違紀、安全的情況等。做到每月至少聯系1次特殊關愛群體的學生家長,每學年至少聯系1次學生家長并深入1名學生家庭走訪1次。加強輔導員與學生班級導師的互動,通過召開主題班會、班級導師座談會等形式,加強對學生專業化發展的引導,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,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。做到每學期至少同班級導師溝通交流1次。加強與專業課教師的互動,輔導員每學期至少與所帶班級的所有專業課教師分別交流1次,及時獲取學生的學習狀態、考試成績、到課情況等。加強輔導員與心理咨詢師的互動,重點關注特殊群體學生,謹慎鑒別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性質與程度,進行有效的危機干預,并及時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專業心理咨詢機構溝通,培育學生理性平和、樂觀向上的健康心態。
達成“五問五無”工作目標。通過在全校范圍內推廣輔導員“231”工作法,建立工作長效機制,致力達成問心無愧、問事無悔、問理無非、問情無虧、問責無虞的“五問五無”工作目標,努力做到班級無重大安全隱患、無責任事故、無非正常死亡事件。引導輔導員愛崗敬業、育人為本,努力做好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、實施者、指導者,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。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moe.gov.cn/jyb_xwfb/s6192/s222/moe_1746/202111/t20211104_577672.html
內容來源于網絡,由成都海文考研收集整理,具體情況以學校官網為準,侵權必刪!